8月19日下午,“向美而行”系列讲座之“时代生活与速写——名家对话”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举行。活动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个人场外配资,广州市美术家协会、广州人民艺术中心联合主办,广州速写艺术研究中心承办,是“新活力广州——2025年全国速写作品展”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。
对话特邀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朱凡,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教研室主任、教授任惠中,重庆大学二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张春新,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研究所原副所长王野翔,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专职副主席王永,广州速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孙戈等六位全国速写名家,围绕“速写在新时代的创新与挑战”展开深度交流。主持人由广州画院专职画家、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李夏夏担任。
活动伊始,孙戈回顾了自2007年,广州举办速写作品展至今十八载的发展历程。他特别提到第四届展览走进中国文联展厅并举办学术研讨会,获得广泛认可。本届展览自启动以来共收到1336件投稿,经严格评审,最终入围作品水平之高令评委难以取舍。孙戈强调,速写是最接地气、最具个人温度的艺术形式,本届参展作品基本反映了当前全国速写创作的最高水准,同时也带出了关于速写当代发展的新思考。
在AI盛行、电子产品泛滥的当下,年轻人常用iPad等工具画画,速写该何去何从?我们是否会成为画速写的最后一代人?朱凡指出,科技无法回避,但技术应成为“研究”创意的工具,手绘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,两者可在不同赛道并行。任惠中不排斥科技辅助,却坚信源于切肤之感的“鲜活”速写最能记录感受、激发欲望。
张春新强调,科技只是共性工具,艺术贵在个性;速写乃“艺术中的诗歌”,其“取舍”之道正是中国艺术精神的精髓。王野翔对速写发展持乐观态度:技术只是工具,无法替代人对生活的真实体验,在AI时代,吸收交叉学科资源的速写将帮助艺术家创作出与时俱进的作品。
王永希望展览能唤醒更多人对速写的关注,特别是年轻人,让他们重新认识速写、加入速写队伍。他特别赞扬广州连续五届举办速写展的“速写情怀”,称其率先反思速写被淹没的困境,在潮流中回溯艺术本真,体现了广州“敢为人先”的另一重面貌。
值得期待的是,“新活力广州——2025年全国速写作品展”将于今年9月底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举办,届时将为公众呈现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。
南方+记者 杨逸
通讯员 黄伟哲个人场外配资
富兴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